Technical Articles

技术文章

当前位置:首页  >  技术文章  >  为什么冷凝器出水温度不能过低或过高?

为什么冷凝器出水温度不能过低或过高?

更新时间:2025-02-13      点击次数:203

冷却水作为一种专门设计的水介质,其核心功能在于转移并减少各类设备或系统运行过程中累积的热量,从而确保这些设备或系统维持在适宜的工作温度范围内。在实际应用中,冷却水系统展现出了强大的能力,它能将空调系统中的废热——包括空调负荷产生的热量和冷水机组运行时释放的热量——有效地排放至室外环境中。


冷却过程的核心循环机制涵盖了两个至关重要的步骤:


1、在冷凝器中吸收热量:在这一阶段,制冷剂蒸气和冷却水在冷凝器的换热管两侧分别流动,通过热交换实现热量的传递。为确保冷凝热能够顺利传递,冷却水的温度必须维持在低于制冷剂蒸气冷凝温度的水平(即进冷凝器的温度上限)。否则,冷凝热将无法有效地被冷却水带走。基于这一科学原理,我国规定冷凝器的冷却水一般进水温度设定为32℃(在额定工况下)。


2、在冷却塔中释放热量:冷却塔系统中,经冷凝器加热的冷却水与大气直接接触,通过接触散热和蒸发散热两种方式,将空调废热排放至大气中。通常情况下,冷却塔的进水温度与冷凝器的出水温度保持一致。为确保冷却水在冷却塔内能够有效散热,其从冷凝器排出时的温度应略高于室外空气温度(即进冷却塔的温度下限)。我国相关规范推荐将冷凝器冷却水的出水温度设为37℃(在额定工况下),以确保冷却塔进水温度高于环境气温,从而提高整体散热效率。

冷却水的运行温度受到冷凝器和冷却塔两个环节的严格制约。具体来说,冷却水的进冷凝器温度等于出冷却塔温度,而出冷凝器温度则等于进冷却塔温度。因此,只需判断冷凝器的温度区间大小,即可确定冷却水的温度范围。那么为什么冷凝器出水温度不能过低或过高?

一、冷凝器出水温度为什么不能过低?


1、影响制冷循环稳定性:在制冷循环中,过低的冷凝器出水温度会导致冷凝压力下降,进而缩小冷凝器与蒸发器之间的压差。若压差减小,蒸发器工况不变的情况下,可能引发制冷剂流量不足,触发机组低压报警,严重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。


2、电机冷却效果减弱:许多冷水机组采用封闭式电机设计,并利用冷凝器中的一部分制冷剂对电机进行内部冷却。若冷凝器出水温度过低导致冷凝压力大幅降低,制冷剂的冷却效能将减弱,从而增加电机过热的风险,并可能触发电机保护机制。


3、润滑油循环受阻:现今大多数冷水机组压缩机使用滑动轴承,需要连续润滑油润滑。长期处于冷凝器出水温度偏低的状态下,可能会阻碍润滑油的有效循环和分布,导致机组缺油报警,严重威胁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。

二、冷凝器出水温度为什么不能过高?


1、降低整机效能:冷凝器出水温度与整机效能直接相关。出水温度过高会显著降低设备的整体能效表现,影响系统的运行效率。


2、增大压缩机运行压比:高温状态下,冷凝器出水温度上升意味着冷凝饱和压力增加,对离心式压缩机产生影响,增大其运行压比,可能触发喘振保护机制。同时,随着冷凝压力不断升高,在用户负载较大的情况下,可能会加剧机组的工作负荷,导致功率消耗和电流过大,引发安全问题。


3、加速结垢现象:高温工作环境下的冷凝器容易出现结垢现象,尤其是铜管材质的换热器。随着出水温度的提高,结垢速度加快,不利于热交换性能的有效发挥,进一步降低系统的冷却效率。


4、触发高压保护装置:鉴于冷凝器内部压力与出水温度成正比关系,出水温度过高即意味着冷凝器内压力逼近或超出设计上限。为确保机组安全运作,冷水机组配备了高压保护装置。当出水温度过高引起冷凝器压力超过预设的安全阈值时,系统将自动触发报警并停机,以防止潜在的风险和损害。



15001764191
欢迎您的咨询
我们将竭尽全力为您用心服务
459323129
关注微信
版权所有 © 2025 bb电子游戏怎么充值   备案号:沪ICP备18010475号-1
Baidu
map